作为国际公认的世界红茶原产地和台湾矮脚乌龙故乡的武夷山,从来就不乏关乎茶的众多未解之谜,这些神秘传说,构成了武夷茶文化的独特韵味。
茶的写法与彭祖年龄
茶香岩韵的由来三天是茶三天是草拜伦诗作中的武夷茶
武夷山发现第一棵茶树的地方被称作“茶洞”。这里也正好是传说中武夷山开天辟地的长生不老的彭祖的居住地。而茶在汉字中如果将它分解开来,是由草字头,也是二十的一种写法,下面的结构正好是八十八一起组成。如果把它们相加,就是一百零八。而传说中的“茶寿”就是一百零八岁。而传说中彭祖的人间寿也是一百零八岁。这其中为何有如此的巧合呢?
茶香岩韵的由来
武夷山九龙窠半山崖壁上的三株名为大红袍的茶树,历代以来都拥有皇权的威严;而武夷山九曲溪的四曲处的皇家焙茶处“御茶园”,更为武夷岩茶镀上一层威严的色彩。无怪乎唐朝进士孙樵要将茶叶拟人化地尊为“晚甘侯”。
在武夷山,拥有有名有姓的茶树品种达到三百多种。每到农历惊蛰之日,武夷山的茶农要高呼“茶发芽”才可统一动手采茶。武夷山茶农制茶时让茶叶呈“三红七绿”状,探索出了半发酵制茶法。乾隆皇帝在一首《冬夜煎茶》的诗中写道:“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其中的“气味清”和“兼骨鲠”的特点,说的是武夷山岩茶所特有的花香岩韵。那么,这是一种怎样才能意会而无法言说的味道呢?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书中就武夷山的茶树生长的立地条件是这样写的:“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准确而精到地描绘了武夷山独有的丹霞地貌特征,暗示了武夷岩茶特有的花香岩韵的来历。
三天是茶三天是草
武夷岩茶为何一年只有春天采一季?岩茶采摘有“三天是茶,三天是草”的说法。不仅对采茶的季节,而且对时间的要求也近乎苛刻。有“清晨不采,有露水不采,阴雨天气不采,正当午时不采,傍晚时刻不采”的规矩。其“看天做茶,看青做茶,天地人和做好茶”的制作要求充满了玄幻呢。正因如此,这样繁复的规矩才能做出具有独特风味的武夷岩茶。
拜伦诗作中的武夷茶
清康熙年间,武夷岩茶就已远走西欧、北美、南洋,欧洲人将其称作“中国茶”。尤其是产自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红茶“正山小种”,更深受英国皇家女王的垂爱。以至于著名的诗人拜伦在他的诗作中写道:“你还在心情忧郁吗?那就去喝中国茶吧。”清朝开始,武夷山茶大规模地进行外贸,因此有了从武夷山到俄罗斯恰克图的万里茶路的形成。著名的电视剧《大宅门》里就有具体的描绘。武夷岩茶就这样伴随着漫漫历史走向了全世界。
神秘茶文化上了央视
武夷岩茶的冲泡历来有:“头道生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道八道有余香”的解读与表达。其中微妙的感受该如何把握呢?
武夷岩茶历来讲究“品”字,提倡茶礼的四字箴言为:俭、清、和、静。这里体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的处世哲学呢?
面对这些充满奇幻色彩的茶事,无怪乎古代诗人范仲淹写道:“溪边奇茗冠天的,武夷仙人自古栽。”也无怪乎程启坤的《中国茶经》上要将乌龙茶制作的起源地的盛名赋予武夷山。2006年,武夷山岩茶的制作方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2007年10月,国家博物馆第一次将茶叶收藏,而且只有唯一的品种“大红袍”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年8月,央视国际频道连续五天在黄金时段播出了有关武夷山茶文化的专题纪录片《武夷山茶文化》,其中对武夷山茶文化的种种神秘猜想就做过深入的解读。
如果你对以上的神秘有自己的破解方式的话,那么,祝贺你,你已经深昧武夷岩茶的品位了。如果你还在迷惑之中,那么,去尝试着喝一次武夷岩茶,相信你立刻就会爱上了它。或者去看看专题纪录片《武夷山茶文化》,你就可以在最短时间成为武夷岩茶专家了。
该贴已经同步到 深山古茶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