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皎然的一首杂言古体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他是茶圣陆羽的好友,诗中描述了饮茶可以达到涤昏-清神-得道的三重境界。全诗如下: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秋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另外,在《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中也有记载:“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段记载表明,茶道一词在唐代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在唐以前,人们将饮茶看作是一种与煮菜喝汤无异的饮品,没有形成茶道的概念。而唐代茶道的形成和发展,则是在儒、佛诸家精神的共同影响下,主张以茶修德、以茶行道,强调饮茶自修内省、中庸和谐的思想内容。因此,唐代可以看作是茶道的创立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