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工)夫茶何谓"功夫"?一指技艺,二指时间,三指感觉.种茶制茶得下功夫,泡茶冲茶要好功夫,品茶饮茶得有闲工夫.好功夫与闲工夫的组合,使品饮功夫茶真正十分有趣.
第一有趣为功夫茶具的精巧.先前用于烹泉候汤的红泥小火炉.鹅翎小羽扇.砂铫铜箸之类的器具,如今已被电热壶方便煮水取而代之自不必说,那一直沿用至今尚未出现更新替换的大如密柑、小似桔子的茶壶(潮洲人俗称"冲罐"."苏罐").薄似蝉翼而洁白如玉的茶杯,其独特的性能与用途,令人叹绝.那壶以紫砂泥壶为正宗.有一人用,二人用和三人以上用的区分.书房里独饮,用一人壶.夫妇或兄弟对饮,用二人壶.客厅招待朋友,用三人壶.三人壶,每次冲出茶汤不多不少正好三杯.倘客人多,也可换用大壶.但更多的时候是三人为一批,各轮一巡.此时,往往是欣赏冲茶功艺的时间,多于饮茶品味的时间.所以,非有闲工夫,断难坐得住.那杯,照例只得半个乒乓球大,以白瓷薄胎杯为常见.底平口阔,质薄如纸,色洁如玉.所谓"不薄不能起香,不洁不能衬色."原来,功夫茶越烫越易出香,杯子薄一烫就升温.这也是冲功夫茶为什么每巡均要用滚烫的开水浇杯的缘故(不光是为了消毒卫生).同时,功夫茶一冲出来就要趁热品饮,此时又要杯壁温度不要太高,太高则会烫伤嘴唇,而杯子愈薄杯壁散热愈快,不烫嘴.此所以越薄越好.而功夫茶中的极品,汤色浅,透明度高,只有洁白如玉的杯子方能欣赏其高雅的汤色.壶求紫砂而杯用白瓷,此为功夫茶具一绝,十分有趣.
第二有趣为冲泡方法的考究.一怕"伤水",二怕"泡",三怕"破胆"四怕沥茶斟得高."伤水"是指纳入茶壶的茶叶份量不足而注水太多,通常应以刚刚淹过茶叶为宜.否则,茶汤浓度不够,会品出水味,俗称"伤水"."伤水"则好茶尽废.同时,沸水注入茶壶后约摸几十秒钟之后(首次时间可稍长一些)即要把茶汤倒出来,否则,时间一长就会把茶叶中一些影响香味的物质都溶解在茶汤里,影响茶汤的口感和色泽,此为怕"泡".而往壶里注水时应环绕壶嘴和壶边高冲,切忌往壶心灌,以免"淋破茶胆"!斟茶时,又要把壶嘴降低,要临着茶杯飞快地反时钟方向轮番沥茶,茶汤流成线时是"关山巡城",茶汤滴成点时是"韩信点兵"."巡城"和"点兵"是要把茶汤尽快沥出,并在茶杯中分得均匀,因为先沥出的茶淡,后滴出的茶浓,浓淡必须分得均匀,方能使每一杯茶都完全一样.沥茶怕斟得高,高则茶汤注入杯子时会溅起泡沫,影响茶汤的色泽感.冲茶有这么多考究,通常便要由座中的高手操作.有高手司壶,品茶自然美不胜收。
第三有趣,是功夫茶喝惯了容易上瘾.功夫茶的特点是闻起来香,喝下去苦,回过头甘.苦尽甘来,涩后回爽,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妙处.因其回甘而有生津止渴之效果,又因其喉底的清爽,忍不住又勾起再喝一杯的欲望.这种情形就是梁实秋先生所说的"喝功夫茶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象是越喝越渴,欲罢不能."潮洲人出差,你问他有啥不习惯,他准会说没功夫茶喝.喝惯了功夫茶的人,一天不喝便觉得难受.所以,茶瘾大的人出差通常都带上一套简化的功夫茶具,以便随时随地只要是可以寻到刚烧的开水,就喝上几杯.
第四有趣,是有功夫茶喝的地方就可以找到潮洲人.这有二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喝功夫茶的大多为潮洲人.因为潮洲人嗜饮功夫茶,家家都与功夫茶结下不解之缘.第二种情形是正在喝功夫茶的纵然不是潮洲人,但路过而主动向功夫茶座靠拢的必定是潮洲人.这第二种情形一般又会有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潮洲人老乡观念比较重,尤其是远离家乡,一见功夫茶便会寻认老乡,所以会主动靠拢.另一种情况是潮洲人向来以功夫茶待客,因而功夫茶通常会使潮洲人找到变陌生为亲热的话题,可以借品茶而轻松地入座.
功夫茶的有趣,须以品茶人肯大方地消遣掉个把小时的时间为垫底.那种操作程序的繁琐与老半天方轮上一巡也就是那么一小口茶的饮法,曾被人斥为"浪费时间之道".喝功夫茶费时间那是事实,但毕竟是一种高品位的"悠闲".如果成天无所事事而只是喝茶,那当是浪费时间.若是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或则出于商场交易官场交际老友喜聚新朋偶识,饮茶不是功利便是人情.但带有功利目的或人情交往的茶,通常无法得到品茶的最高乐趣.必须是座中有三二知己,心中无多少俗念,此时的品茶,方可有"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境界,当其时,"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那可是难得清闲。[1] |